首页

优美之家uhome

时间:2025-05-23 13:43:45 作者:202个全国文明城市(区)、60名(组)全国道德模范等受表彰 浏览量:67712

  中新社广州4月26日电 题:广交会观察:海外市场逐步回暖 中国“好礼”礼遇世界

 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

  伴随礼品市场消费不断升级,礼物经济行业也迎来新的发展时期。实用性强且美观大方的中国“好礼”成为不少海外采购商的选择。

  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第二期正在广州举行。截至4月26日17时,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189233人,到会人数比上届同期增长21.8%。

  走进本届广交会礼品类展区,数万种展品令人眼前一亮。从日常餐具到节日用品,琳琅满目的中国“好礼”瞬间抓住采购商眼球,绽放华彩的中国礼品产业在广交会上盛情“礼”遇世界。

4月25日,第135届广交会上礼品类展区展品琳琅满目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

  用作装饰的仿古铁木挂钟、色彩艳丽的彩绘饼干罐、随风摇曳的风铃挂件......走进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,如同进入一个“秘密花园”,各类家居工艺装饰品令人目不暇接。

  “我们结合春夏季新品的特点,打造花园式场景布置,从桌上的布艺桌布、玻璃摆件、雕塑再到盆栽绿植,展品融为一体。”该公司总经理欧阳军介绍,该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地区,设计团队除了立足传统文化外,也会根据市场流行元素进行设计,“希望借助广交会,助力文创产品‘出海’”。

  一只戴着魔法帽的“黑猫”坐在“南瓜”上,露出狡黠的笑容;待“黑夜”降临,“黑猫”的笑容随着灯光变化……在广州全优能气模有限公司的展位,万圣节氛围十足,成为传递节日气息的使者。

  “我们的产品算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线,产品展现出不同节日的气氛,这让来到我们展位的采购商大呼精彩。”该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,除了在设计技术上不断创新突破,在包装材料上,公司也采用了可降解、可回收的材料,符合海内外市场的减塑要求,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,“节日用品是人们在特殊日子里的情感需求,只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让采购商放心与满意”。

  “我们公司已经有26年的历史,产品种类比较齐全,而且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,受到欧洲市场的青睐。”王娟负责沈阳瀚圆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样品开发,她表示,受到大环境影响,近年来采购商普遍对价格敏感,对此,他们着重推出用天然材料结合仿真材料制作的产品,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性价比迎合需求。

  王娟有一套自己的“生意经”。她表示,出口产品要重视创新,在产品设计和功能上都要花心思,避免同质化。

4月25日,第135届广交会上,参展商和采购商在礼品类展区相谈甚欢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

  “此次采购商比上一届多,我们都有点惊讶。”美盛隆制罐(惠州)有限公司的展位负责人边整理着手中的名片边笑着说。展位上,色彩缤纷、设计有趣、种类丰富的月饼罐、饼干罐、糖果罐、手挽罐、礼品罐等各类马口铁罐让人目不暇接。

  作为大型杂罐生产企业,美盛隆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生产技术,让这些金属罐把美好祝福“送”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  顺美集团总经理郑鹏飞是一名已有50多届参展经验的“老广交”。“海外礼品市场逐步回暖,我们期待通过广交会这一平台,与更多海内外采购商建立合作关系,共同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礼品走向世界。”他说。(完)

【编辑:李岩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(负面清单)(2024年版)》答记者问

从媒体报道看,当前流行的微短剧,多是充分利用群体情绪的弱点,放大冲突对立,制造贫富差距、强弱矛盾等。更有一些微短剧被包装成“真实故事”,使得一部分缺少鉴别能力的用户,更容易落入其陷阱中。

“龙虾之都”江苏盱眙:首网龙虾抢“鲜”上市

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港剧开始与内地或其他地区合拍,对于这一趋势,罗永贤表示,这一方面拓宽了市场,拓宽了创作者的视野,另一方面对于提高港剧的制作品质很有益处。他同时指出,此种趋势下港剧更应当关注保持自身的特色,“港剧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阶段,具有属于自己的独特‘港味’,合拍是拓宽和促进,但一定要避免盲目跟风,那会丢掉自己的味道”。

飓风“米尔顿”致17人死亡 美国受灾地区民众生活陷入困境

物流行业,以月跑10000公里,百公里油耗38升的重型卡车为例,到下次调价窗口开启前,单辆车的燃油成本将减少337元左右。

广东省肇庆市委原常委、政法委原书记王哲被“双开”

“全球运河穿越行动”自2021年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大会(COP26)首次发布后,每年都会在气候大会举办地举办收官活动。今年,作为第四届行动,它不仅延续了赛艇与龙舟等传统项目,还加入了皮划艇、独木舟等新形式。活动现场,50余艘船只,超过100名参与者在里海展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水上运动魅力。

天津“运河不夜城”将于今年暑期上线 预计投资2.5亿元

“我从未在城市中见过这样规模的绿道!”9月8日上午,尼泊尔新闻网记者比拉特•高塔姆(Birat Gautam)在参与环球网“在熊猫之都骑行世界最大绿道系统”海外直播时感叹道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